为拓宽物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物理学院于本月开始举办第六届“学术交流月”系列活动。
10月25日下午,第六届学术交流月开幕式在沙河校区J3-412会议室举行,特邀北京大学马滟青教授为学术交流月做了首场报告。物理学院副院长耿立升教授、孙保华教授,物理系主任郝维昌教授,教务秘书贾永飞老师以及学院本研学生参加了开幕式。
学院副院长孙保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近年来学院的学科发展迅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月是学院研究生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自创办以来培育了大批优秀成果,希望同学们继承发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打牢知识基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在本次学术交流月中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果。
教务秘书贾永飞老师介绍本届学术报告的活动安排,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月的相关活动,在交流中碰撞科研思维。
本次报告中,马滟青教授通过对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等几个模块的讲解,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AI技术已成为诺贝尔奖关注的热点之一。马滟青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具有涌现集体计算能力的神经网络和物理系统、扩散模型和平均场理论的基本知识,并具体讲解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等。
报告内涵丰富、生动形象,加深了同学们对科学与智能之间关系的理解,参会师生与马滟青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报告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