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学校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领航行动计划,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操作能力,3月25日,物理学院与教务部、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AI赋能教育教学创新与变革”专题培训。本次线下参加培训的学员包括学校专职教师、第三期青年教职工管理业务培训基础班学员,更有来自学院路、杭州国新院的管理班学员,以及来自山西中阳教育系统的老师在线上共上一堂课。本次培训共有物理学院及全校28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由物理学院副院长黄安平、物理学院应用物理系主任张国锋共同主持。

黄安平首先对两位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的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他指出,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为高等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模式、方法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向,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为各位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创新教学新模式。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教授为参会教师做了主题培训,题目为“实用AI技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实操工作坊”。陈江教授从ChatGPT、DeepSeek等AI新技术带来的变革为切入点,现场演示AI技术与各类常用办公软件结合应用的实操效果,展示人工智能如何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从备课、授课到作业批改,全面助力教师提升效率,打造个性化课堂。陈江教授用“一个极速前进+无人能挡+可以乘坐”的黑盒子来形象描述“AI到底是什么”,建议教师们从"观望者"转变为"驾驭者",用AI黑盒子的强大动力重构课堂生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成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师鹏教授带来主题培训—以数智赋能为基础的“三融四促”教学创新与实践。师鹏教授“以飞行动力学”基础专业核心课为例,讲述如何数智赋能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以研发设计软件、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整合数字课程资源、建立智能评估系统为抓手,推动教学全链条智能化,用AI工具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课程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探索个性化、互动性、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传统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传统教学提质升级,为学校人才培养打造新引擎。

张国锋在总结发言中表示,通过今天的课程分享,各位老师对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将所学所思应用到日常教学,数智赋能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2025年是学校的“数智赋能年”,全体教师应该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切实提升数智素养和能力,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作出新贡献。